促銷賣樓便是當下房市廣告的重中之重,而現在地產廣告界的唯一訴求點就是“價格”。但是如何能把這樣一句大白話說得更好聽、更漂亮,這便是當下最熱鬧的價格廣告大戰。
《羊城晚報》就表示,地產廣告想要避免同質化,在同一批廣告中脫穎而出,而達到吸引買家的效果,的確需要多廣告人費盡心思,各顯神通。
于是人們終于可以看到,原來價格文章也可以這樣地豐富,這樣地五花八門。真可謂是一場登峰造極的“價格”大戰。
“搶”眼球:要求發布在最醒目的地方
現象一:低首付,將首付數字放在最顯眼的位置,甚至廣告上只有一個數字,這成為當下房市廣告的最流行。
現象二:將首付、月供數字以及可購買的戶型大小一目了然放在廣告的最顯眼處,提醒買家“租房不如買房”,盡快入市。
專業人語:這種廣告的好處是直白。訴求點直接。在當下的價格文章中占到主流的地位。只是值得注意的是:假如用得過濫,又不是足夠有著數的話,買家也會很快對這種廣告失去沖動和興趣。
現實派:做特價表、只關注目標客戶
現象一:將一溜的價格表、促銷表做成廣告,各項要素清晰明了。有些樓盤干脆將銷控表做成廣告,上面劃了一條條的“紅叉叉”,原價與優惠價形成強烈對比。
現象二:廣告只做給目標客戶看,針對性很強。比如有廣告便寫“歡迎公務員團購優惠”,目標客戶指向理財預期最為穩定的公務員群體。
專業人語:現實派做法對目標客戶有效。假如是關注該樓盤的買家,則會非常仔細研究廣告內文和促銷表價格,以決定入市與否。而就目前而言,購房人群確實越來越狹窄。合富的研究報告認為,目前入市欲望最強烈的群體為教師、公務員、事業單位等理財預期最為穩定、收入最有保障的群體。正是如此,廣告針對這部分人說話也是有的放矢。
震撼派:回到2000年,15年一遇
現象一:“回到2000年價格”——雅居樂凱茵新城就直接打出這樣的廣告語,以“成本價”提出了一個確實足夠震撼的價格話題,“2000年的價格,足夠見底了吧!”
現象二:“15年一遇”重大購房優惠、“終極優惠”、“8級風暴”……這些夸張的字眼,時不時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,確實足夠震撼人心,有價格戰一觸即發的味道。
專業人語:廣告便是夸張的代名詞,在價格文章做到沒辦法做的地步時,怎么說話能嚇到人就盡管來吧。在震撼派的足夠夸張的廣告話語中,折射出發展商極為急切的降價心理。而說到底,不管你是“黑貓白貓”,能抓到客戶心理的便是“好貓”了。
2008-12-31 14:34:09
? 現有品牌診斷
? 品牌全方位分析
? 品牌重新定位
? 品牌設計
? 設計印刷執行
? 年度廣告服務
? 各類廣告制作
? 戶外媒介發布
? 品牌宣傳廣告執行
? 商務活動策劃